“向前走吧,沿着你的道路,鲜花将不断开放。”这句话仿佛是周崇贤经历的写照。为了生活,周崇贤擀过面、搬过货、拉过煤,是社会上最普通的打工者。然而,他从未放弃文学梦,也正是生活的泥泞,让周崇贤的人生开出最灿烂的花。
从《打工妹咏叹调》到《朝着小康奔跑》,周崇贤以其所见所闻和独特的创作视角,成为“打工文学”创作的佼佼者,是第一位被中国作协吸收为会员的打工文学作家。至今,周崇贤已出版文学及学术著作30多部,超过1000万字,并获得了数十个文学奖项。
周崇贤 图/穆纪武
酷爱创作 成为第一代“打工文学”作家
1970年,周崇贤在四川泸州合江出生,1985年初中毕业后,便离开了四川到贵州贵阳打工。
“虽然迫于家庭生活的压力要外出打工,但我心里还是想读书。”周崇贤回忆,在贵阳打工的时候,他在面条厂擀过面,到钢材仓库做过搬运工,下过煤矿区拉煤,做个泥水小工。尽管屡换工作,但他仍要坚持报读夜校,后来又上了贵阳市文联举办的文学创作培训班。
“我那时住在郊区,每天要去城里上夜校,为了省钱,来回10公里的路程,去的时候因为赶时间就坐公交,回来的时候为了省钱就走路。后来赚了点钱,才买了一辆单车代步。”周崇贤说,那时候的日子虽然艰苦,但精神上的收获很丰富,在文学培训班上,还有幸得到叶辛、何士光等知名作家的授课。
20世纪90年代初,周崇贤随打工潮南下来到广东。和很多热爱文学的产业工人一样,他白天上班,晚上写作。集体宿舍的床上、工厂外的草地上,都是他的文学创作阵地,一篇篇作品也在此诞生。
1991年,周崇贤创作的中篇小说《打工妹咏叹调》在《佛山文艺》发表,随即引起了热烈的反响。
随后,周崇贤还陆续推出长篇小说《我流浪,因为我悲伤》《盲流部落》《南国迷情》等,并在打工者中广泛传阅。主流文学刊物如《作品与争鸣》《小说选刊》《人民文学》都曾发表他的作品。1994年,周崇贤获得了广东省青年文学最高奖——第九届新人新作奖。
多年后,小说《打工妹咏叹调》被评论家称作“打工文学”代表作之一,周崇贤才意识到,当年自己写的小说代表着一种“打工精神”。2003年,周崇贤成为第一位加入中国作协的打工文学作家。
在周崇贤看来,当时自己的作品之所以受大家喜欢,并不是文笔多好,而是作品内容能让读者产生共鸣。“产业工人需要有人关注,有人鼓劲。我本身就在生产一线,笔下的那些人和事,恰好与产业工人们浑然一体。”周崇贤说,他通过文字展现了广东打工者原生态的集体素描,写的不只是经历,同时也是自己对生活的思考、对社会的热爱。
深入山区 以文学呈现脱贫攻坚的壮阔画卷
1994年是周崇贤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,这一年,他从产业工人“华丽转身”成为一名媒体工作者,文学创作更是拐上了快车道,不仅同时为多家刊物撰写长篇连载,更在1998年创造了同龄作家的出书“奇迹”——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8卷本的“周崇贤文集”,南海日报对此进行整版报道,引起很大轰动。
2012年,他辞去了媒体的工作,进入佛山市艺术创作院,成为一名专业作家。除了打工文学以外,他还创作了长篇小说《生死黄飞鸿》《岭南黄飞鸿》粤语版、诗集《南海大道北》、报告文学集《南海牛人》等与南海相关的文学作品,记录了城市的人文历史和日新月异的蝶变轨迹。
近年来,周崇贤积极关注国家的扶贫工作。2021年4月,他的另一部标志性作品——长篇报告文学《朝着小康奔跑——佛山·凉山东西部扶贫协作纪实》正式出版。作品一经推出,即受到国内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,新华社的报道更是在读者中掀起关注热潮,短短一天时间,浏览量就达50多万。
这部作品从采访、写作到出版历时两年完成,为了捕捉生活细节、带出鲜活的现场感,周崇贤于2019年、2020年先后两次深入凉山贫困山区采访,到村民家里与村民“同吃同住同劳动”,记录下鲜活的感人故事。
周崇贤回忆起书中“大凉山里的‘孟母三迁’”的故事时深有感触:老艾夫妇曾经为了买一口锅,从凉山辗转到成都,他们尽力赚钱、渴望脱贫,并数次搬家将孩子送到金阳县城读书。“这些故事切实反映了贫困地区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,让人看到了脱贫希望。”他总结说。
广东人民出版社总编辑钟永宁认为,该书从文学角度写扶贫,突破了一般论述性文字模式,具有新颖性、生动性。书中记录的脱贫攻坚工作历程,反映出凉山脱贫路的方方面面,聚焦凉山老百姓在脱贫路上表现出的不屈精神,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。
受此感染,周崇贤在完成长篇报告文学《朝着小康奔跑》的同时,还创作了扶贫题材长篇小说《石头说话》和剧本《放牛娃的春天》。其中《石头说话》入选“2019-2020年度佛山市文联重点文学工程”,《放牛娃的春天》入选2021年佛山文艺精品扶持重点项目。
当起“新兵”用歌曲唱响新时代赞歌
如今,周崇贤的文艺创作已多点开花,歌曲成为他近几年来努力拓展的创作形式。在佛山音乐界,尽管周崇贤还是一名“新兵”,但他从2019年涉足音乐至今,佳作不断,其处女作打工主题歌曲《为了梦想》上线后广受好评。
歌曲《为了梦想》从作词、作曲,到演唱的风格,几乎都是为产业工人量身定做,具有强大的共鸣特性。“近年来,广东文艺工作者为产业工人创作了不少文艺作品,但很少有专门为打工群体创作,可以供广大产业工人传唱的歌曲。产业工人应该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歌,歌唱推动改革开放的产业工人群体,激励所有奋斗在实现中国梦路上的追梦人。”周崇贤介绍,该曲的歌词早在2014年就创作出来了,为了真正能唱出产业工人群体的心声,并且做到易学易懂,易于传唱,他数易其稿。
随后,周崇贤又先后创作了《逆行而上》《大凉山情歌》《最美中国红》《想家》《啊!佛山》等歌曲。相比动辄洋洋数十万字的长篇小说,脍炙人口的歌曲更适合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传播。“除了学者,现在能静下心来看完一部长篇小说的人已经不多了。歌曲哪怕你不唱,听一听也能受到感染。”周崇贤更看重作品对现实社会的推动作用,他创作歌曲,看中的就是歌曲能短平快传播。
回顾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,周崇贤因为心中“渴望读书、渴望知识”,与文学结缘,并通过自己的文字,实现了从“打工者”到知名作家的华丽转身。
谈及最新的计划,其最新作品《中国质造——基层“两新组织”中的佛山力量》将在今年9月推出,采用微视频+文字的融媒体形式出版,喜迎党的二十大。
周崇贤介绍,作品通过走访佛山的企业,以佛山制造业“两新组织”20位党员的基层视角,从生活、生产、基层党建等方面看时代变迁中的真实佛山,讲述从“佛山制造”到“佛山创造”的成功经验。“主角都是佛山制造业一线的普通党员,他们也是佛山民营经济的中坚力量。书中以他们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,以小见大,以基层视角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党中央领导下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伟大成果。”
【作者简介:周崇贤,佛山市艺术创作院艺术策划部主任。在《作品》《四川文学》《长江文艺》《鸭绿江》《北京文学》《当代》《人民文学》等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1000多万字。已出版文学及学术著作30多部。曾获广东省第九届新人新作奖等省市奖数十项。系第七届广东省十佳青年,第二届全国“书香之家”获得者。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主席,佛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,南海区作协顾问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