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,因曹征路先生逝世,重读了他的《问苍茫》,心中无限感慨
他逝世的日子,正好是四年前我在广州军山酒店见到他的那一天。四年前那一天,跟他合影,请他签名,与他交流,还到他的房间与他聊了很久,不舍离去。不知他当时内心会不会反感我的冒失。他在世时,未曾敢写赞美他的文字。怕被他看到,总感觉不合适。他去世后,在悲痛中写下了一点纪念的文字——《冬日炸裂—纪念曹征路先生》。
一个有着如此文学功底的作家,最后写了只能在外面出版一千册左右的长篇小说。他在写作之初应当是知道的,但还是写了。不难知道,他的晚年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搞文学创作首要考虑的并不是金钱。搞文学创作的人都知道,一部长篇小说是非常耗费精力的,尤其是严格遵守文学规律的长篇,陈忠实就说过,他完成《白鹿原》的时候, 黄昏时分一个人在河边漫步,有想哭的感觉。曹征路先生燃烧自己的生命,创作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。
恩格斯在评价拉萨尔作品《济金根》时,提到了一个文学评价标准,叫“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”。首先从结构上看,《问苍茫》整体结构有些类似于雨果的《悲惨世界》。《悲惨世界》每一章以一个人物为主,《问苍茫》每一章则以一个阶层代表为主。章节之间过渡自然,衔接紧凑,毫无脱节之感。其次是《问苍茫》采用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,不像所谓先锋作家写得让人看不懂,即使偶用一些先锋的意识流手法,也还是易于理解的,理解的同时,带给你无限的想像和情感上的共呜。第三是在语言上,各地的方言曹征路先生似乎都很熟悉。方言用在特定的人物身上,让人读之会心一笑。整体的语言生动形象,流畅自如,想像丰富,在平淡中见规律。在叙事时间与文本时间上也处理得很好。有时候叙事时间慢下来,营造了一种恰到好处的情调,也拖得不长,不像《悲惨世界》那样慢,有时会慢得让人受不了。
《问苍茫》中各阶级的代表人物,很好地代表了各阶级在21世纪初的性格特征。工人阶级的代表毛妹,柳叶叶等在面对火灾,工伤等事件时的表现,让人感觉她们就在身边。陈太,常来临,马明阳这些人物很好地代表了资本家和职业经理人的性格。劳工服务社的唐源,则代表了新兴的力量。各阶层相互交融,互相斗争又彼此建构,此消彼长。
《问苍茫》生动再现了21世初特区波澜状阔的历史画卷,说它是21世纪初中国各阶级的史诗一点也不为过。